育成亮點企業案例-里特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鎳鈦合金正式量產 邁向國產關鍵之路】

過往台灣高階金屬原料皆仰賴國外進口,國內使用者不易掌握材料特性,限制了相關產業發展的步伐。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在經濟部支持鼓勵下,於105年經中心技術移轉,協助成立台灣第一家國產鎳鈦合金材料廠商-里特材料,開始投入鎳鈦記憶金屬材料及製品等研發,核心技術有鎳鈦合金熔煉、定型處理(超彈性、記憶回覆特性)及精細線材∕管材等。

育成亮點企業案例-峰漁公司

【屏東青農劉建伸 科技化養殖拼育種】

劉建伸先生是屏東女婿,在長治鄉開創養殖品牌,自行創業雖然艱辛,卻少了許多傳統的框架,讓劉建伸得以堅持「友善環境」的經營理念,採用自創的「室內外階段式循環水養殖系統」搭配餵食天然環境中篩選出的「益生菌」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專業的輔導之下,使得養殖的過程穩定安全,這亦是峰漁公司身為養殖業者最大的使命。
峰漁公司開發項目多元,包含以商業模組化的「階段式循環水養殖系統模組」、水產種苗育種、動植物用益生菌相關製劑研發、水產品開發等商品,每樣產品都富含用心養殖的結晶以及嚴格把關的高品質。

育成亮點企業案例-大氣電漿股份有限公司

【環保從腳底做起,徹底改變製鞋技術歷史。大氣電漿翻轉製鞋創新科技-aePlasma技術。】

現今主流製鞋用貼合黏著劑(膠水),仍以油性(oil-base)膠水為主,也就是傳統的強力膠。由於膠水與表面處理劑含有大量的揮發物,對人體與環境一直是嚴重的危害。大氣電漿股份有限公司運用半導體技術,結合環保概念,取代毒膠水並節省製鞋成本,成功以環保的空氣電漿技術為平台,將電漿設備與服務導入全球的製鞋產業,影響全世界。

破殼而出企業—七里坡紅藜養生料理

前往台東觀光旅遊,不僅要賞美景、更要覓美食。而位於台東市區中正路的「七里坡紅藜養生料理餐廳」(後簡稱七里坡餐廳),則是許多遊客尋找美味料理的首選台東餐廳之一。因為七里坡是以養生概念為主軸的台東知名特色餐廳,菜單上令人垂涎三尺的台灣紅藜麥料理餐,以融合在地文化與健康訴求,吸引眾多遊客到來。而店內一角,以台東農產品加工製造而成的食品,可讓遊客在飽餐之後,採購台東料理美食,回家品嚐或贈送予人。

破殼而出企業—大同醬油股份有限公司

遊玩雲林,如果想要買百年醬油,同時了解台灣醬油釀造歷史與方法,可前往位於雲林斗六的西螺大同醬油黑金釀造館。在館前空地,一眼望去盡是古甕的畫面,讓人感受到傳統釀造文化之美,每一個甕中都裝滿製麴後的乾淨黑豆,它們憑藉著陽光溫度,慢慢在甕內自然發酵、醞釀,變成醬油的基底—「黑豆原汁」,光是這道工序,就得耗時 180 天,相較於化工釀造的醬油只要幾天時間,費工又費時,但是滴滴香醇的健康好滋味,隱藏著大同醬油守護台灣傳統的心。

破殼而出企業—錫安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癌症一直是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世界各國都不斷投入資源於治療癌症的醫療科學研究,台灣儘管擁有舉世聞名的醫療服務,但是在癌症醫療設備的發展上, 始終落後於美、日等先進國家,尤其在素有未來癌症剋星之稱的「質子治療系統」上, 更因為技術門檻高、開發成本非常可觀,台灣很難有能力自主研發此一具備高附加價值的醫療設備。

破殼而出企業—大中華生技食品有限公司

佔地3,000坪觀光工廠   擴大產能、打造知名度

大中華生技食品董事長梁國城軍職退伍之後,與身為麵包師傅的朋友合資開麵包工廠,由於梁國城是食品業的門外漢,因此很認真向工廠裡的麵包師傅,學習揉麵團、做麵包, 在管理上則以其軍人慣有的紀律與堅持,逐步建立起大中華生技食品的管理制度,促使大中華生技食品得以從一家小規模的麵包工廠,變身成為供貨給全台灣各大賣場、連鎖超市與五星級飯店的大型供應商。

育成亮點企業案例-微正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製造的哥倫布,量測領域的新大陸】

微正創始團隊專精於精密量測、誤差補償、CNC等核心技術,為多軸工具機、工業機械手臂及自動化設備提供通用之運動量測儀器,研發之六維運動量測裝置(Six Dimensional Motion Measurement Device, MMD)於106年獲得中華民國專利,於107年獲得美國專利,於“運用法人鏈結產學合作計畫”90組參加者中,因結果優異受邀上台做成果發表,106年底成立微正公司進行商品化推廣。

育成亮點企業案例-雙連梨有限公司

【雙連梨為偏鄉擊出愛的全壘打!】

雙連梨的社會使命,關懷偏鄉教育發展,致力協助偏鄉社區文化產業的保存與傳承,提升當地農村產業的經濟與生活;雙連梨為偏鄉擊出愛的全壘打!

育成亮點企業案例-西灣海洋有限公司

【西灣夢想啟航‧創業推動舟文化】

西灣海洋負責人大學時代讀的是航海學系,並擁有海上跑船經驗,因此對船舶有特別情感。偶然在書上發現了一張美軍拍攝的漁港老照片,照片中的舢舨船,造型非常獨特,引起了他的注意。在尋訪高雄在地的漁民耆老後,均未曾看過這種船。他抱持追根究柢的研究精神,從文獻紀錄中發現這種船確實曾經存在,且僅出現在高雄和基隆。只是在民國60年左右,政府以安全性考量為由全面收購,這引發了羅國棟的好奇心。在不斷深化在地議題的過程中,一步步地走上創業之路。現在「西灣海洋」除了致力於傳統木船技術保存,也是全台唯一推動DIY造舟的團隊。

主辦單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標誌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

承辦單位:中國文化大學標誌

如對本站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聯絡客服中心。

  • 10042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127號B1、4樓 
    中小企業創新育成協調中心(中國文化大學創新育成部)
  • 電話:02-7756-6176 傳真:02-2331-7556
  • 服務信箱:pccuincubator01@gmail.com (我們將儘速依序處理您的來信,回信時間約7個工作天)

本網站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360x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