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浪潮挖掘產業創新–結構洞之初探與案例

郭宏偉執行長

林君黛共同創辦人

道騰國際共享辦公空間

過往各產業發展浪潮如週期般此消彼長,周而復始。惟此次疫情如同十級大浪,衝向了各產業鏈,當大退潮後,現實問題暴露在陽光下時,誰能夠抵擋呢?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從過去的通話時代到智能手機和科技巨頭的崛起,大家還記得當年BB call還有車用GPS Garmin的時代?產業週期變得短暫,各式科技軟體如Facebook、Google、Uber崛起,科技創新帶來典範轉移,讓Nokia、Blockbuster、Yahoo、Kodak等當年紅極一時的企業龍頭被新科技技術近乎取代。

如今5G甚至6G時代來臨,雲端技術應用開始普及。產業面臨因典範轉移衝擊而造成產業滅失。自2020年初Covid 19讓整個世界近乎停頓及業內人士變動,及近兩年的烏俄及以巴戰爭,使全球同時面臨到人力短缺、高通膨、高物價與物料短缺等連帶效應,急需運用數位思維來面對大退潮後的真實面目。

  • 人人都可成創新商業模式打造者,帶領傳統業數位轉型覆當下
  • 大量複製貼上的企業遇到大浪的衝擊將會應聲倒地,因應市場掌握新興商業模式創造未來可能

前面所提到的結構洞(Structure hole),是社會網絡中存在於兩個擁有互補資源或資訊,卻未直接連結的實體,兩者之間的空白空間,常指社交網絡中缺乏的連接區域。這種情境為結構洞的佔據者(仲介者)創造許多契機。是故,個體或組織的競爭力源自其核心能力,且更深遠地、來自於社會網絡中的位置和關係。

structure hole

結構洞理論 DT Space Team Provided (道騰國際共享空間提供)

數位技術的發展和網路環境的變革為結構洞理論提供新的挑戰和機會。數位技術使得結構洞的識別和利用更加容易。網路環境擴大了結構洞的影響,對社群結構、資訊流動和創新行為等方面產生深遠效應。而其中結構洞的重要性在於其可以作為一種利他的仲介者,以創造社會價值,並協助個體或組織形成生態系和生態圈,以提升競爭力和創新力 (盧希鵬,2022;Stam et al., 2014)。 因此結構洞可以成為促進創新的關鍵因素。以下是一個使用結構洞進行創新的「協作型農業」網絡案例。

【案例分享】

某農業第三代林小明(化名)看著祖父輩開始,每天忙碌種植農產品販售給農會,但缺乏其他通路利潤始終受限。而市場上消費者及食品加工業者需要新鮮的農產品,但不知道當地農民有哪些產品可供出售。此時在社會網絡即出現一個結構洞,這類似大家熟悉的知識缺口:農民和市場之間的聯繫有限。

小明為了協助家裡並促進創新決定利用這個結構洞,建立了一個協作型農業網絡。開展了以下措施

  1. 建立網站成為一個資訊平台,供農民和業者分享市場需求、產品供應、價格信息和物流資訊。
  2. 與目前既有生鮮平台合作,開發真空包及包裝以因應新的運送流程
  3. 不定期與食品加工業者及平台業者交流,邀請農民一同參加理解目前市場新需求及趨勢。
  4. 尋求政府資源:尋找相關創育機構幫忙提供農民們財務資助和培訓,幫助農民提高生產效率,甚至可以再加深更多的行銷知識。

通過建立協作型農業網絡,結構洞得到填補,各業者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增加也產生:「新市場機會」因為農民能夠更容易地對接市場,業者洞悉市場更多的訊息反饋給源頭,創造新的業務機會。以及「產品多樣性」由於更多的合作和信息共享,能夠合作開發新產品,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最後便是希望能有「社區繁榮」這種協作模型幫助社區中的農民和業者實現經濟繁榮,提高了生活水平。

此案例簡單顯示通過促進跨界合作和信息共享,推動創新和社區發展。這種方法有助於發現未利用的機會,並創建新的價值鏈,促進社會和經濟的增長。而過往的產業鏈中領域與領域間彼此幾乎甚少有交集與融合,從傳統製造業思維以單一市場與受眾為導向,到現行後疫情時代造成市場需求促進多領域的異業結合蓬勃發展,跨域跨業的生態系概念也持續被提出討論,透過結構洞延伸創造出的新生態系統可以展延出新興市場及受眾市場,市場逐漸趨向多元、多面向性的「跨業生態系」,市場一直都存在,只是消費習慣不斷在改變,同時資源也不斷被重新配置,要創造出新的跨域生態平臺,可以應用結構洞的思維來跳脫傳統的紅海殺價競爭。

structure hole 02

結構洞創新融合 DT Space Team Provided (道騰國際共享空間提供)

惟有不斷學習,建立多元系統,因應未來變動

「成功無法複製,但失敗可減免。」中小企業雖無法複製他人的成功經驗,但可透過洞悉理論創造一個適合自身產業應用的平台與市場,建立多元跨域生態系統,更可因應未來不確定因素。【觀察市場脈動】並緊抓各種可能性與機會,讓企業體質更加強健,創業之路將走得更穩健長遠。

主辦單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標誌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

承辦單位:中國文化大學標誌

如對本站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聯絡客服中心。

  • 10042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127號B1、4樓 
    中小企業創新育成協調中心(中國文化大學創新育成部)
  • 電話:02-7756-6176 傳真:02-2331-7556
  • 服務信箱:pccuincubator01@gmail.com (我們將儘速依序處理您的來信,回信時間約7個工作天)

本網站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360x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