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企業共創ESG影響力的四個關鍵提問

侯家楷 協理
程芝榆 研究員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來,CSR、ESG、乃至永續發展蔚為風潮,瞬間這些名詞普及了起來。這些概念的流行,其實也正影響著社會創新、地方創生或其他關注特定議題的團隊(以下統稱為「使命型組織」)與企業間的「理想關係」。因此,本文將以四個關鍵提問,先協助讀者釐清什麼是「CSR」、什麼又是「ESG」,再接著介紹ESG時代下的社會創新該是什麼樣子,以協助使命型組織洞察企業的思維,進而發展與企業的「理想關係」。

關鍵提問一:CSR、ESG……企業都在想什麼?

在ESG出現之前,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業社會責任)也曾是風靡全球的浪潮;然而,就筆者參與企業永續發展顧問的工作中,卻明顯觀察到:許多企業都把CSR與公益慈善、捐款捐物劃上等號,進而容易落入「用黑心錢做善事」的爭議。試想,若一間工廠聘僱血汗勞工降低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與利潤,再將賺取的部分營收用來捐助弱勢團體,作為對外公告的CSR績效,是否真的有「回饋社會」呢?

正因企業社會責任(CSR)一詞容易誤導所有人,且全球暖化、新冠疫情等也讓我們看到環境或社會議題,不再只是企業單方捐款回饋的對象,更可能回頭衝擊企業的原料種植、貨物配送、銷售狀況等本業經營,所以ESG(Environment, Social, Governance)一詞近年逐漸取代CSR成為顯學。ESG的出現,重新提醒企業應回頭檢視營利的過程中,是否有顧及自然環境、人文社會與經營治理?如何降低對兩者的負面衝擊,甚至能站上這波趨勢的浪頭、藉此增加產品或服務競爭力又同時為環境、社會帶來正面的改變!

關鍵提問二:與企業的「理想關係」是什麼?

隨著企業的思維發生上述轉變,期待藉助其龐大資源與網絡的使命型組織,也需要重新想像:團隊與企業之間的「理想關係」,應該滿足哪些條件?既然環境、社會乃至地方議題,已不再是企業廣泛捐款就能加分的項目,那麼使命型組織如何重新提供企業一個「非我們不可」的理由,就會是關係建立的關鍵。

筆者之所以使用「非『我們』不可」而非「非『我』不可」,正想傳遞:如同企業與社會、環境的關係不再只是單向捐款,而是相互依存;地方團隊也需要跳脫企業「單向給予資源」的觀念、捨棄過往像是募款的語言,思考團隊投入的議題、提供的解決方案,如何在這場「雙向合作關係」中,對社會環境更好、也對企業本身更好?

關鍵提問三:與企業建立「理想關係」有訣竅嗎?

有了正確的認知,接下來團隊或許會問:那怎麼樣才能建立合格的雙向合作關係呢?正如企業擬訂ESG規劃時,會需要先錨定與經營管理、商業營運直接相關的重大議題,再據此展開策略行動,筆者也建議使命型組織依序自問兩個問題:

  • 「與我們合作、投入這些行動,對企業而言,是否與其本業重大性相關呢?」:如果企業參與、支持組織行動時,也可以回應其餐廳希望供應無毒有機食材、遊程期待提供顧客絕無僅有的在地體驗、品牌規劃串連地方故事等實際產品服務供應、潛在客戶開發或經營管理需求,那麼雙方的合作關係將是「互利共生」(企業協助團隊回應議題、團隊亦提供企業降低社會或環境衝擊的解決方案),自然更有機會開拓合作契機;反之,若團隊仍以「陳述地方多麼需要企業單向捐助資源」的角度溝通,要持續尋得資金的難度將會愈來愈高。
  • 「我們提案的合作內容,預計協助企業採取哪一種策略切入這些重大永續議題呢?」:KPMG基於對生態圈的長期觀察,進一步收斂企業積極投入ESG的四項主要策略途徑提出「SELC架構」—包含社會(Social)、環境(Environmental)、地方(Local)與文化(Cultural)(如下圖)。企業關注的各類永續議題大多能從這四項途徑切入,發想創新行動方案、甚或優化產品服務。因此,使命型組織也需要思考:我們關注的社會、環境或地方議題,是否與SELC有關呢?又如何將組織既有的目標、使命論述、合作提案與之連結,使企業有感?
  • 社會導向:主要關注與人群相關的議題,目標透過挑戰、撼動體制,攜手社會上不同利害關係人打造多贏的共好價值。
  • 環境導向:以氣候變遷、環境破壞等為主要關注對象,期待以創新的方式串聯科技之力為地球找到解方。
  • 地方導向:聚焦地方發展,依循當地獨有的產業、地景、人文脈絡尋求增強地方韌性的創生契機。
  • 文化導向:目標將有形或無形的文化資產進行保存、維護以及宣揚,使不同族群、世代之間可以在文化轉譯的過程中形成歸屬感以及商業價值。

經過上述兩項檢驗後,團隊將能以更完整的論述清楚向潛在合作企業說明「非我們不可」的理由,進而有機會開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關鍵提問四:與企業的關係中,商業合作與理想抱負有可能並陳嗎?

陪伴上百間使命型組織的過程中,筆者也經常聽到團隊懷疑與企業合作的過程中,會不會都是「銅臭味」,甚至被迫妥協、放棄部分的理想。固然這樣的關係不同於過往單純捐款,企業將更務實的檢視商業合作效益;然而,團隊勾勒的願景、為回應社會或環境議題投入的努力,不正也是吸引企業合作的關鍵嗎?

舉例而言,全台最大量販業者家樂福(Carrefour)即於2018年起推動「食物轉型計畫」,透過提供消費者價格合理、可靠和優質的食品,期待攜手消費力量一起打造對社會與環境都好的食物生產供應鏈。至今,家樂福已與上百個臺灣小農、地方團隊合作,上架非籠飼雞蛋、石虎認證香蕉等多項既獲消費者支持又兼顧永續發展的產品,正是企業ESG與地方團隊互利的成功案例。

或許就如同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身處ESG時代,使命型組織將需要練習考量企業尋找「伴侶」的出發點(例如:企業本業面臨的最大挑戰)、關心哪些事(例如:需要回應消費者期待)、期待這段關係帶來哪些效益(例如:提升品牌形象),以期與企業談一場浪漫與務實兼具的理想關係。

主辦單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標誌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

承辦單位:中國文化大學標誌

如對本站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聯絡客服中心。

  • 10042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127號B1、4樓 
    中小企業創新育成協調中心(中國文化大學創新育成部)
  • 電話:02-7756-6176 傳真:02-2331-7556
  • 服務信箱:pccuincubator01@gmail.com (我們將儘速依序處理您的來信,回信時間約7個工作天)

本網站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360x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