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如何因應淨零碳排

陳健強
(財)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品質環境安全部副理

國際淨零趨勢

從2016巴黎協定生效,各國達成共識並致力全球升溫控制在1.5℃之內,為了達成此目標,2019年歐盟發布歐洲綠色新政,揭示2050年要碳中和,同時將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在此政策依據下, 2021年7月 歐盟提案進口的水泥、肥料、鋼鐵、鋁製品、電力等產品要課徵碳邊境稅,以防止碳洩漏(Carbon Leakage),並規劃2023年碳邊境稅上路試行,2060年正式實施,屆時進口商需購買CBAM憑證作為進口產品碳排放量所需繳交的費用。

而在2019年歐洲綠色新政之後,國際品牌商為了因應政策要求,訂定了各自的2030年減排目標:像是Amazon 訂出50%的出貨量為零碳排、微軟公司要求價值鏈溫室氣體減量50%、蘋果公司 2030年要求供應鏈達成碳中和、IKEA則要求供應鏈溫室氣體排放量比2016年少15%。目前國際企業減碳倡議有四大方向:

一、RE100 百分百再生能源倡議 (284個會員):承諾2020至2050年間達成100%使用綠電時程,逐年提報使用進度。

二、EV100國際電動車倡議(92個會員):自有/租賃車隊電動化、為員工及/或客戶安裝充電設施、服務合約中要求使用電動車等。而2030年至少需完成一項。

三、EP100能源生產力提升倡議(123個會員):能源生產力(EP)提升至2倍、減少能源浪費、擁有並實際使用智慧能源建築等,承諾達成一項目標。

四、Climate Action 100+氣候行動倡議(167個企業):承諾以行動減少價值鏈中的溫室氣體排放。

這些倡議對以出口為導向的中小企業影響甚重,建議中小企業可逐步宣示加入倡議組織與國際同步。

溫室氣體盤查

為了因應國際淨零排放的壓力,中小企業應認知何謂「溫室氣體」。「溫室氣體」是指任何會吸收或釋放紅外線輻射並存在於大氣中的氣體,依據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規範之七種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 、氧化亞氮(N2O) 、全氟碳化物(PFCs) 、氫氟碳化物(HFCs)、六氟化硫(SF6)、三氟化氮(NF3)等。

了解溫室氣體種類之後,讓我們來了解「溫室氣體排放源(詳見圖示) 」。「溫室氣體排放源」分為企業所屬的機械或設備、直接使用燃料來產生熱能或動能,或是空調使用冷媒的逸散等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稱為直接排放源(稱為範疇一);而使用外購電力、蒸氣等則是屬於能源間接排放源(稱為範疇二),如台電生產電力所排放的溫室氣體要歸屬使用者,故以能源間接排放源來作為區隔。此外還有外包原物料運送、員工通勤出差、廢棄物清理運輸、廢棄物焚化/掩埋處理等其他間接排放源(稱為範疇三)。

中小企業應進行「溫室氣體排放源」與「排放量」的盤查,才能掌握減碳目標。目前盤查方法有三種:第一種為直接監測法:直接監測排氣濃度和流率來量測溫室氣體排放量;第二種為質量平衡法:以製程中物質質量及能量之進出、產生及消耗、轉換之平衡計算;第三種為排放係數法:以各溫室氣體排放源的「活動數據(意指能源耗用量與冷媒填充量等)」、「排放係數」與「全球暖化潛勢(Global warming potential,簡稱GWP)」,三者相乘即可得到各「排放源溫室氣體排放量」,然後將各排放源加總即可得到「組織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

溫室氣體排放源盤查範疇圖:1.直接排放源 2.能源間接排放源 3.其他間接排放源

溫室氣體排放源盤查範疇圖

淨零認知

面對淨零排放的時限壓力,中小企業應認知以下幾個淨零定義。淨零碳排(net zero CO2 emissions):係指在特定時間(通常是一年)內,人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與移除量取得平衡。一個組織或產品產生碳排,可藉由自我減量及外部抵銷機制如森林、草原或農地等土地利用來吸收二氧化碳,達到淨零碳排。淨零排放(net zero):與淨零碳排的概念類似,但淨零碳排的溫室氣體僅限於二氧化碳,淨零排放必須包含二氧化碳與其他六種溫室氣體(CH4、N2O、HFCs、PFCs、SF6、NF3),溫室氣體的人為排放與移除量在特定時間內(通常是一年)須達成平衡。碳捕捉/封存/再利用(CCUS) : 碳捕集與封存(CCU)後,再直接利用及轉化成化學產品或原料,例:植物工廠(溫室栽培)、滅火器等直些利用;或生產尿素(氮肥)、水楊酸(藥物添加劑)、碳酸酯(塑膠)等化學產品;或生產如甲醇、二甲醚、碳酸二甲酯、甲酸、甲烷等化學原料。碳洩漏(Carbon Leakage) : 碳排放從嚴格限制排放的地區轉移到管制較為寬鬆的地區。例如廠商將生產線轉移到排放限制較少的國家、藉以規避歐盟較為嚴格的減排標準。

淨零轉型

中小企業應在生產過程建立能源管理系統,以系統化與制度化來推動節能減排的工作,並從能源審查開始清查廠內的耗能設備,定期的監督與量測用能狀況,分析是否有異常耗能的事項發生,制定矯正措施,減少能源浪費;同時推動精實生產管理、優化工作流程、採用無紙化作業、視訊會議、使用節能燈具、低碳電動運輸交通工具、汰換低效率空壓機與空調主機等節能減排的措施。再則,中小企業除積極推動節能減排措施外,可藉由再生能源售電業的協助取得綠電憑證,逐步導入再生能源進行產品生產與製造,達成淨零排放轉型的目標。

主辦單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標誌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

承辦單位:中國文化大學標誌

如對本站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聯絡客服中心。

  • 10042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127號B1、4樓 
    中小企業創新育成協調中心(中國文化大學創新育成部)
  • 電話:02-7756-6176 傳真:02-2331-7556
  • 服務信箱:pccuincubator01@gmail.com (我們將儘速依序處理您的來信,回信時間約7個工作天)

本網站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360x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