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地產業創生推動機制與實踐

中華大學創新育成中心許文川執行長

前言

在台灣,地方創生的推動從早期環境改造的社區營造開始,靠社區自主力量改變自己的居住環境,到以特色產業或產品發展的一鄉鎮一特產(OTOP),強調以在地產品行銷地方並形塑地方形象。隨著整體經濟環境發展的變化,地方產業的發展逐漸被新形態交易模式衝擊,讓地方再度思考創生的積極作為。地方創生除了政府資源的支持外,還要有夠力的營運團隊,一同與在地青年、企業,挖掘原有的資源,創造更多可能性。「從地方發起」、「為在地人而生」的概念變得十分重要。

日本政府自2014年開始推動一系列振興地方經濟政策,不管是學界、產業界、地方與中央政府,都全員動起來一起「地方創生」後,似乎已成為一項顯學。且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更提到「地方是日本活力來源」、「地方沒有活力,日本就沒活力」,並在2014年成立「鄉鎮、人才、工作創生本部事務局(まち・ひと・しごと創生本部事務局)」,由中央開始揮起地方創生的旗幟,此一部分亦值得借鏡。

日本地方創生計畫發展概念

 在地產業的盤點與聚焦

談到在地創生的推動,首先要重視且必須先釐清的,就是在地產業的盤點與優勢競爭產業的聚焦。

  • 在地產業的盤點
    在地產業的盤點,所要達成的目標就是針對地方產業發展業態進行釐清,同時歸納整理現有產業的經營現況,從中了解目前產業發展的困境與機會。
  • 引導與聚焦遴選優勢競爭產業發展
    第2步是如何聚焦發展競爭產業,通常需要考量的因素,包括在地精神或文化的傳承、地方記憶與特色、民眾的期待等,透過民眾參與及地方政府引導協助的方式,形成地方共識,共同推動符合地方發展需要的產業。

在地產業創生推動組織與角色定位

在地創生要能永續推動,"人"是最重要的關鍵,包括在地企業經營者、在地居民以及外部資源網絡的組織等。

  • 在地產業的經營者與永續創生的延續者—「二代接班」

在地企業要能形成地方產業特色,心態與角色的改變勢在必行,尤其新型態的商業經營模式要能讓在地企業經營者從陌生到接受,進而發揚去改變現有的困境。當然,許多具有歷史或故事性的企業,在歷史背後顯現的是企業一代的逐漸凋零或是無人接班的窘境。因此,在地創生推動者也必須要有二代接班的參與,讓傳統與新思維結合,形成在地的新經濟發展典範。

  • 在地生活者—居民
    在地創生最重要的是維持並創造在地經濟的永續發展,改變並改善在地生活者的生活型態,讓在地居民融入永續創生的運作中,形成生生不息的競爭力。
  • 在地產業推動組織的角色扮演
    除了在地產業經營者、企業二代接班人及在地生活者以外,另一個族群也不可忽略,那就是可以匯聚資源平台的在地組織或是協會。透過在地產業組織、地方事務協會、高校科研機構等力量,匯聚相關資源提升在地競爭力,共同推動在地創生事務。

他山之石

鄰近的日本政府透過幾項做法,整合各方力量,活絡創生的機制,包括:

  • 結合中、大企業的力量,讓大企業為復甦地方善盡企業的社會責任
    日本不少大企業將活絡地方作為企業的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社會企業責任),像是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NTT也利用ICT資訊及通訊科技,支援在地育兒、教育、老人照護、觀光等。ANA航空的機上餐也推出日本各地的鄉土料理,讓國內外乘客感受日本豐富的食文化,也擴大地方特色產品銷售市場。麒麟啤酒配合在地飲食、風土與口味,研發出47都道府縣的在地啤酒。這些都是中、大企業可以為地方產業做出貢獻的作法。
  • 打造當地特有的產業
    透過善用地方既有生活與文化,讓在地資源成為寶藏,如日本上勝町原本是個人口老化的凋零農村。三十年前,當地公務員橫石知二到餐廳吃飯,聽到鄰桌女孩連連稱讚擺盤的葉子很漂亮,這給他一個靈感:這裡什麼都沒有,就是樹林多,或許可以賣葉子做料理裝飾!因此,他開始創業,帶領村裡的老人採集、包裝各式葉子,賣給高級餐廳,還成功帶動當地觀光,創造年近三十二億日圓、約九億台幣的在地總產值。
  • 大學的USR(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大學社會責任)
    日本學界也建立許多地方復甦成功案例,收錄在「地域活性學會」每年出版的研究誌等,同時也開發各種實驗性高的地方振興手段,如慶應大學系統設計與管理研究所,推動以「系統設計思考」思維,從中洞察此「社會系統」的問題點,並在各方參與的工作坊中,構思創新方案。
  • 鼓勵青年返鄉在地創業
    現在不少日本年輕人在工作數年後便會U-Turn或I-Turn移居到鄉鎮,進駐在地的創業育成中心,或成立網路公司、設計事務所、顧問業等。「U-Turn」意指在大都市磨練後,返回原出身地工作;「I-Turn」則指從外部移住其他鄉鎮。這兩類人才通常能帶入外部的新技能、新人脈,能與在地人激發出更多新想法。對移住者來說,在自然裡生活、生活費低、育兒環境佳非常吸引人。廢校改造而成的秋田五城目馬場目創業基地,就是一個活力十足的成功例子。更明白的說,人是地方創生的推手,不論是政府單位的公務員、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學校師生或在地的居民、企業,只要有改造地方的意識,人人都能為地方帶來改變。
  • 目標:協助地方建構自立自足的地域經濟
    要能實踐地方創生,得由當地企業和民眾共創,不能只仰賴政府補助。地方創生在於建構與培育人與所在環境的相互關係,通過廣泛且專注地經營地方品質,打造地方城市的共用價值、社區能力、跨領域合作,是韌性城市與活力社區的基礎。 

新竹市在地產業創生的發展方向與實踐

  • 新竹市在地產業的地域發展特色—得天獨厚的地域產業
    新竹市因境內有聞名遐邇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故擁有新竹科技城美譽,在過去近40年的科技產業發展的帶動下,科技產業幾乎與新竹畫上等號。但新竹真的只有高科技產業嗎?其實不然,新竹還有三寶:貢丸、米粉與玻璃;除此之外,新竹也擁有傳統零售業、相當多的在地百年老店與農村新農業,吸引著不同年齡層的遊客與消費者。同時,也因為科技產業發展的關係,新竹市藉由科技技術的發展融入各種不同的產業,而逐漸形成產業科技化的聚落及創新,包括智慧城市、新零售、新農業等。因此新竹地在的產業發展可以從幾個方向探討並推動:
  • 科技城的高科技廊帶發展聚落
    新竹市的高科技發展從東區光復路、公道五一直延伸至科學園區、竹東工研院,形成一個科技廊帶,尤其圍繞在科學工業園區周邊經過近40年的發展,已形成科技產業聚落,尤其園區外的關新地區,已成為高科技中小型企業匯聚地,也是新竹市科技產業的重要聚落。
  • 新竹舊城的傳統產業—零售與食品的翻轉
    新竹舊城區,一個具有歷史故事的老舊街區,擁有許多百年老店、傳統零售及食品的在地型經濟型產業,這裡是新竹市的心臟,必須要賦予這顆心臟一個新的跳動模式來帶動整個城市的活力。因此,傳統零售與食品發展的翻轉是這顆心臟跳動的關鍵,透過新觀念、新科技與新模式引入氧氣,讓這個心臟把這些養分傳遞到這個城市的每個角落。
  • 縱貫省道的傳統產業轉型
    除了科技廊帶與舊城外,沿著縱貫鐵路是新竹市早期的工業發展聚落,這裡的產業類型屬於傳統的製造業,多數是工廠型態的經營模式。但隨著科技的發展,縱貫省道沿線的傳統製造也隨著市場的需要逐漸轉型,尤其配合新竹市地方產業創新推動計畫,傳統製造可以加上科技的元素,讓傳統製造產業轉型成"智造業"。
  • 香山鄉村的新農業
    新竹市另一個亮點應該就是香山地區新農業的發展了。新竹市香山區一直是新竹市的後花園,擁有獨特的自然生態與茶花產業,加上農科院也在香山,因此香山地區的產業除了沿縱貫線鐵路的傳統製造業外,新農業的發展儼然已成型,透過科技的加持,農業物聯網、智慧農業、新農業都將是香山的新亮點。
  • 新竹市在地產業創生發展的實踐

    新竹市在地產業創生發展的實踐將從產業發展的方向與組織的運作兩方面落實。在產業發展方向上,透過地域特性與實地的產業統整分析,未來將聚焦在包括科技廊帶的高科技聚落發展、舊城區的新零售與食品製造的翻轉、縱貫省道傳統製造的"智造化"與香山新農業等方向上。

    科技廊帶的產業聚落的實踐,未來將透過科技創業生態的鏈結,將在地的科研資源結合青年創業基地推動,包括在地的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育成中心(Incubator)、加速器(Accelerator),讓當地青年在既有的科技聚落中,充分利用創業生態資源,創造科技新亮點。

    舊城零售與食品翻轉的實踐,透過大數據的利用,結合在地商家發展新電商、新零售,除傳統線下(Off Line)店面經營模式的翻轉外,擴大線上(On Line)的新零售平台機制,透過合縱連橫的異業結盟,加大新零售與食品在舊城區的翻轉力量,這也會是在地產業的新機會。
    縱貫省道傳統製造轉型的實踐,配合新竹市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的執行,引導傳統製造業逐漸轉型成"智造業",並與其他在地區域發展特色互補合作,形成在地產業創新製造與供應鏈。

    香山新農業的實踐,結合農業科技化與物聯網技術發展,推動茶花產業加值、精緻小農品牌發展,深化香山在地新農業的特色,讓新竹市後花園開花結果,吸引青年投入新農業的實踐也將是一大特色。

    另外,在地產業創生組織運作與機制的實踐上,透過地方政府的協助,整合包括工策會、工業會、商業會、在地大學等力量,協助在地生活者、產業經營者共同創造永續發展組織與支援體系。除此之外,企業二代接班的組織、在地產業創新聯盟的推動與訓練,也將是新竹市在地產業創生永續發展的重要關鍵。期盼透過產業、人才、研究資源與地方特色的融合,奠定新竹市在地產業創生的新利基與新典範。

主辦單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標誌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

承辦單位:中國文化大學標誌

如對本站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聯絡客服中心。

  • 10042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127號B1、4樓 
    中小企業創新育成協調中心(中國文化大學創新育成部)
  • 電話:02-7756-6176 傳真:02-2331-7556
  • 服務信箱:pccuincubator01@gmail.com (我們將儘速依序處理您的來信,回信時間約7個工作天)

本網站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360x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