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地到餐桌 攜手小農打造最在地的臺東人廚房~
「烏龍院家庭食堂」原本只是臺東在地經營30年一家餐廳,卻在國立臺東大學創新育成中心輔導下走向公司化經營,成為晨辰有限公司,透過推出自有品牌「家烏龍」打開更寬廣的經營道路,更積極帶動臺東在地產業,創造出許多青農返鄉的機會,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從產地到餐桌 攜手小農打造最在地的臺東人廚房~
「烏龍院家庭食堂」原本只是臺東在地經營30年一家餐廳,卻在國立臺東大學創新育成中心輔導下走向公司化經營,成為晨辰有限公司,透過推出自有品牌「家烏龍」打開更寬廣的經營道路,更積極帶動臺東在地產業,創造出許多青農返鄉的機會,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從食品製造到觀光工廠 連結在地農業活絡地方經濟~
已有一甲子歷史的正純食品,在2000年時推動第一次轉型後順利走向海外市場。2020年看到疫情對地方經濟造成衝擊,懷抱回饋鄉里的使命再次推動轉型,投入龐大資源建置觀光工廠,期望能以此鏈結地方農業、活絡地方經濟,並同時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111年中小企業創育機構發展計畫」破殼而出獎肯定。
~獵戶科技攜手臺科大創新育成中心,發揮混合式定位技術優勢站穩臺灣放眼海外商機~
從學生時期就經常參加創業競賽的軟體新創公司「獵戶科技」,透過其核心技術「混合式定位」並搭上5G應用趨勢,近期分別與新光集團、中華電信、緯創資通等上市公司展開專案計畫,年營業額與初始創立相比,如今已大幅成長12倍以上。
~創新高階設備「碟型離心式電鍍機」 開啟企業新成長曲線~
為擺脫傳統精密設備的低價競爭,漢瑪科技創新研發前瞻的「碟型離心式電鍍機」,贏得IC被動元件、連接器等設備大廠的青睞,開啟企業營運的新成長曲線,成為國內中小企業以技術創新成功推動升級轉型的典範代表。
~立志成為細胞追蹤專家,進駐國衛院育成中心受到四大關鍵服務~
抱持著成為生技產業領域的「細胞追蹤專家」,路明思生技是執行長蘇隆畯第二次創業的「孩子」,希望解決再生醫學、精準醫療和全球幹細胞治療,在臨床試驗前透過影像尖端技術,輔助學研單位或藥廠開發細胞治療新藥,成為安全性、有效性評估的最佳助攻手。
~十年磨一劍解決製造業痛點,智穎智能受中原大學產業加速器暨育成中心輔導強化營運實力募得千萬資金~
如果你是創業者,願意花多少年投入技術驗證,直至看到有一絲公司成立曙光?專注提供「智能化射出成型解決方案」的智穎智能執行長張詠翔表示,他們走了將近十年的光陰,從2011年開始鑽研智慧製造模組,最後終於確認智能化塑膠射出成型這項技術,廣泛受到臺灣工業界肯定。因為他們馬步蹲得夠紮實,加上接受中原大學產業加速器暨育成中心的輔導,2020年成立後,陸續在科技部FITI創新創業激勵競賽、亞太資通訊大賽、中華電信5G創新應用大賽脫穎而出,證明技術實力及商務營運都能兼顧。
往往在最忙碌時候,想要食用飲品或湯麵時,哪怕廚房就在離自己不到十秒之處,就不知為何很難起身。更不用說出門在外,尋找熱水或電源來溫飽更是難上加難。就算是剛泡好熱騰騰的可可或咖啡茶飲,一通電話、郵件及接續湧入的大量工作,都致使溫熱的美食再次冷卻,無法品嘗原來的鮮美。這就是藍鬍子創意行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鬍子)創辦人羅上恒及團隊,為了每一口美味及忙碌不便的時刻,打造iTEMP 智能溫控杯碗的初衷。
大發整合企業社創辦人淑伶,長期在教育體系服務,在一次和家人偶然造訪中興新村的機會,便一頭栽進創業的國度。創業核心取自莊子的哲學思想核心「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美」是一種從容的生命態度與溫暖的生活質地。希望美是來自於能對於生活日常與環境自然有心靈的感受,建構起有時間(文化)與空間(自然)的美感經驗。
台香種苗(股)公司(以下簡稱台香種苗)原本是百香果種苗供應商,百香果汁與百香果花原本只是廢棄物,透過大葉大學輔導,將百香果汁與百香果花開發成商品,將公司轉型成多角化經營,目前已成功進入美粧產業以及食品產業,帶動在地特色產品,推動在地農業發展,提升農產附加價值及循環經濟。
電影「鋼鐵擂台」不再是夢想,近幾年掀起機器人熱潮,而機器人也已被列為未來國家興欣產業之一,創辦人蔡昇恩以選手身分深刻了解國內人型機器人市場墨守成規的痛點,將對機器人的熱情,多年征戰海內外競賽的經驗,以及多方蒐集相關國內市場推廣機器人的可行性,最後決定投身其中,透過臺科大育成中心輔導獲得U-start創新創業計畫最高補助,成立了「振昇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GTA Robotics),持續推廣機器人教育。
主辦單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如對本站有任何問題或意見,歡迎聯絡客服中心。
本網站最佳瀏覽解析度為1360x76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