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群聚下的供應鏈創價

逢甲大學跨領域設計學院 佘日新院長暨講座教授

 

15

 

 

 

 

 

 

 

 

 

 

 

「整合的工業」是手段,「創造價值」才是目的

 

2017年剛落幕不久的德國漢諾威工業展(4月24至4月28日),是以「整合的工業:創造價值(Integrated Industry: Creating Value)」為主題,展示日益成熟的服務方案;四年來全球業者從聞所未聞、懷疑困惑,到擁抱工業4.0的方向,速度有快有慢,但從一個空洞名詞上展開具體的探索與行動,匯聚眾智、眾力的發展,則是不容忽視的!在全球重要廠商莫不關注與投入工業4.0的趨勢下,一個抽象的概念就不再只是夢想,而是築夢踏實的藍圖,即在隱約微弱的日出晨曦中逐漸換化為旭日東昇的光輝,這是理念與信念的偉大之處。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曾說:「貧窮者最大的悲劇在於他們缺乏渴望(The real tragedy of the poor is the poverty of their aspirations)」,成功進行變革者,一定擁抱變革、詳加探究、大膽測試,才不致在一波波的變革中成為內在信念與外在成就的貧窮者。

今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展主標「整合的工業」是手段,副標「創造價值」才是目的,整合各項經濟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要創造價值,包括地球永續發展的價值、能(資)源的價值、消費者的價值、企業的價值及勞工的價值等。因此,在漢諾威工業展中,展示的技術已不單純停留在呈現技術的精湛程度,而是同時將技術所創造的價值凸顯出來,讓觀望者難以推辭。超過五百項具有突破性進展的解決方案,將製造資源「整合」起來並創造價值,這樣的工業展令人心驚膽顫。整合能源、智慧材料與塗裝、預測保養、協同機器人(一個特別的英文字Cobot: Collaborative Robot)、數位雙胞胎(Digital Twins)等,這些關鍵字正一層層地揭開創造價值的整合工業面紗。

 

智慧供應鏈鏈結效率 是未來智慧製造產業的致勝指標


除工業技術的進展外,「供應商管理績效」儼然成為這一波智慧製造聚焦設定的關鍵指標。演化中的智慧製造競爭力,從機聯網、整線到整廠,都屬於智慧工廠的範疇,其中「智慧供應鏈」考驗著廠商彼此之間的數位合作模式。智慧製造體系以智慧化、模組化的工廠來串連優勢並取決於整合效益,從製造執行系統(MES)、工業互聯網中的時間敏銳網絡(Time-Sensitive Networking ,TSN)等數據串接的實現中,智慧供應鏈的鏈結效率隱約成為致勝關鍵,這個嶄新結構也將衝擊既存的供應鏈關係。可惜,台灣的研究單位與多數廠商仍陷入物聯網的數據擷取(含感知層與控制層),數據整合的努力到製造執行系統這一層已現疲態,遑論往上的商業數據聯通(包括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 顧客關係管理CRM系統及商業智慧BI系統等)。在未來以數據為王的競爭趨勢中,硬體製造的主導邏輯(Dominant Logics)恐會阻礙多數中小企業的轉型發展,故投資的方向需要精準、力度需要加大。

 

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群聚發展名列世界前茅,美國以優勢資訊資源急起直追

台灣在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的年度評比中,一直名列 「群聚發展(State of Cluster Development)」的前茅,使台灣在其他項目大幅落後的狀況下,仍能保有十二至十五名的優異成績。台灣在2007-2017這十年間,群聚發展項目曾有五年奪冠、2014-2015年排名第二、2010-2011年與2016-2017年則排名第三,與台灣同樣以中小企業占多數經濟的德國與義大利,也都保持在前五名的領先群中。在此經濟結構形成之群聚競爭優勢下,值得關注的是這幾年出現了一匹黑馬:美國。在過去的十年中,美國四度蟬聯亞軍(2007-2010年, 2015-2016年),雖然2012-2013年曾落到十名以外的紀錄,卻在最新的2016-2017年評比中奪冠,這是否就代表美國在工業互聯網的整合成果,仍待時間的檢驗。毋庸置疑的是,美國近年來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表現與地位,就如同中國大陸在商業互聯網的領先地位;沉寂二十年的美國工業化若加上資訊化的優勢資源,有望使美國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以整合的王者姿態重登衛冕者寶座,若再加上美國總統川普要求供應鏈回流的各種政策(包括經濟、財稅與貨幣),極有可能使得美國再現製造的輝煌,而且是以智慧化的嶄新形式。

 

未來趨勢: 智慧整合-以供應鏈結合數位化科技


To Integrate? Or Not to Integrate? 恐怕已經不再是一個真正的命題,現在面對台灣業者的命題應該是-「如何整合」? 尤其是數位化的鏈結,將徹底改變廠商之間的合作關係,台灣是否會在這一波的數位供應鏈變革中,被顛覆掉既有的群聚優勢,值得警惕!為了創造更多價值給所有利害關係人,供應鏈正結合數位化科技的應用,大步邁向新的營運模式與生態圈結構,或許台灣在許多領域中落後、內需規模又受到限制,許多創新的嘗試都被限縮,但回到亞當.史密斯的洞見,只要我們的渴望不貧乏,台灣就不會淪為貧乏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