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創新多元的創意社群第一步-喚起大眾對「設計」專業的認識與重視

Changee 共同創辦人 王詩婷

 

今年逢北市選為 2016 世界設計之都,設計圈亦有「台灣設計元年」一詞發酵。年節拆除忠孝引道讓北門這一國定古蹟重新亮相,成為觀光新景點,而後引發的「中華民國美學」等一連串網路熱議。關於「美學」一詞的討論,或許可以這樣談起。

「美感細胞—教科書再造」團隊發起的美化小學課本募資計劃,從孩子每天上學 8 小時接觸的教科書出發,透過平面設計將創意融入學童的生活之中。設計師馮宇一篇探討高鐵車票 redesign 的文章所引起的專業和非專業討論、群眾參與以及 Taiwan ReDesign 社群的形成,一股有如公民設計運動的力量油然而生。而總統就職典禮紀念郵票更打破以往露出當選人肖像的設計思維,以數位幾何像素(pixel)構成,大膽接受設計師聶永真以社會上各個族群與公民符號,偷渡打破階級、性別、職業等平權議題。(就別提不知該如何說起的葫蘆猴了)

「設計」並非遙不可及,設計專業需要被認識與重視

然而,探討如何培養「美感」,或許更該從「理解」設計、「尊重」設計這門專業的價值做起。長久以來,企業主總把「設計」看作「美工」,以為圖稿只要滑鼠點一點、畫筆揮一揮三兩下就完成,殊不知「顏色亮一點」、「字大一點」等要求,對設計師而言,就像是拋出對其設計專業的質疑。就像現正炙手可熱、不可或缺的粉絲頁小編,除了作圖寫文案,懂得下精準廣告抓關鍵字、還要能掌握時事與粉絲溝通,需要整合各種能力,如此「萬能小編」卻往往被認為是理所當然。

不懂重視每一個企劃、每張圖稿背後所需累積的能力與經驗,恣意砍價、不願為設計付出等值報酬,就無法給出資源、讓具有潛力的年輕設計師有機會嶄露頭角。政府、企業和社會大眾對「設計」的認識不足、尊重不足,更助長從事設計、音樂、影像、寫作等創意產業會吃不飽養不活自己的既定印象。

台灣創意能量正體現於各式產業之中

2006 年,以「做喜歡的事,讓喜歡的事有價值」為號召,結合台灣當代音樂表演與創意市集的「簡單生活節」,詮釋了當時年輕人所嚮往的生活風格,由政府政策導向應運而生的「文化創意產業」,某種程度來說似乎也就此定型。而近年來,如雨後春筍般創意型的實驗空間陸續推出,如第一家以設計、藝文風格類雜誌為館藏的「boven 雜誌圖書館」、運用老屋資源營造街區文化的台中「范特喜」生活創意聚落、群聚台灣當代藝術家的「空場」藝術聚落等,亦開創出嶄新且獨特的創意產業經營模式。

網路社群新媒體的蓬勃發展,則帶動多樣化的數位內容平台誕生,如長期關注創新科技與新創發展的「數位時代」、台灣最大的科學討論社群「泛科學」、專注做深度報導的新聞網站「報導者」、透過自產內容與使用者溝通的「台灣吧」等。群眾募資平台的興起,更讓以往少受到注目的微型單位、創意工作者的創作心血,有了曝光的管道,如全民響應創下 2,500 萬募資紀錄的「金萱字型」專案,更掀起一波瘋字型的熱潮。

此外,即使出版業者連年喊苦,細心經營的獨立書店如「閱樂書店」、「三餘書店」、「小小書房」等,鑽研各種主題的獨立雜誌如傳達小確幸生活體驗的《小日子》、探討日本文化生活風格的《秋刀魚》、傳遞台灣在地特色的《正興聞》(台南正興街區)、《夭夭》(桃園)等。眾多媒體與出版業者,依然不遺餘力地為大眾呈現出不同樣貌的生活創意。

想法自由開放、對多元文化高度包容的台灣,孕育出結合西方設計思維與東方中華文化涵養的創意人才,設計能量充沛,作品更屢獲國外一流設計大獎青睞。無論空間營造、媒體、設計、出版、策展等領域,皆有各式單位、獨立工作者們為實踐理想中的「生活」,熱情投入。

那麼,文化創意產業中的“文創”二字,為何老被詬病為假議題?據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台灣竟只有 5% 設計相關科系畢業生,實際投入設計創意產業?想讓更多創意人才能適才適所,為台灣各產業注入創新能量,政府、企業和育成中心又該怎麼做?

不必“插手”而是該“放手”讓創意被落實

藝術家姚瑞中近幾年來所做的《海市蜃樓》蚊子館普查顯示,台灣缺的並非空間,而是這些空間在興建之後並未被妥善運用,成了被閒置的資源。閒置空間的釋出、大型展演空間使用條件的放寬、各種形式的空間轉化再利用,皆為藝文團體和新創企業在草創初期不可或缺的硬體支援。七月甫對外開放,位於圓山中山足球場原址的台北創意中心(Center for Innovation Taipei, CIT),結合 Maker 實作思維的開放式工作空間,就令人相當驚艷。

與其設下多重規範、不符實際需求的 KPI,政府部門的標案或計劃,逐步放寬中小企業和新創企業之參與資格,亦能讓年輕團隊、新銳設計師透過承接大型專案,有一展創意的機會。除了累積實力,更能將創新思維帶入公部門、走入社會,擴大影響力。

如今年教育部主導的 Dream Hi 未來教育概念展,多元活潑的設計,隱約帶著去年以顛覆孔子形象主視覺「不太乖教育節」的影子。而首屆國際型新創會議 MOSA,更於生硬的創業活動中融入創意元素例如強烈的視覺設計、具台灣意向的表演藝術、樂團演出等,並走出傳統會議廳,將會場拉到前身為台北酒廠、充滿歷史感的華山文創園區、Legacy 傳展演空間舉行,也讓來自海內外的與會來賓印象深刻。

從企業角度出發,台灣地方特色產業、傳統產業,以及實力堅強的硬體製造業,除了廣納創新思維開發新市場,如能融入更多設計思維與原有技術碰撞出新價值,更有助建立與深化企業品牌形象。

深入全台各大校園的育成中心,則可藉由自身之特色優勢如創新應用、青年創業、婦女創業等,為進駐者有效整合政府與民間資源,協助創意工作者確立商業模式,申請相關獎補助計畫,取得來自產學界之國內外合作機會。更進一步,串聯台灣新創圈與設計圈的社群能量,透過各種特色活動、分享講座和實務課程,線上與實體的交流互動,亦能增進跨領域工作者們彼此間資訊更新與經驗傳承,激盪出新的創意。

綜合以上,政府與企業、各大專院校育成中心,以及民間各社群單位,應著眼於創意產業人才的實際需求:「空間」和「資源」,共同扮演「伯樂」的角色,加強政府跨部會與民間單位的溝通合作,更重要的是,“尊重”與“放手”,讓創意人才實踐專業。

當政府與企業重視「文化」傳承,落實歷史文化空間保存與妥善再運用,古蹟不會突然被不見;重視「美學」之養成教育,學生們的音樂、美術課不被數學、英文課取代;當大眾開始理解「設計」專業的價值,察覺存在於生活之中的各種創意,看展覽不只拍照打卡。從事創意產業就不需要特別強調「我們是做“文創”的」,因為無論身處在哪個產業、居住在城市或偏鄉、出生於 50 年代或數位時代,我們每天的生活從沒離開過「文化」。

 

--- 本文筆者為 Changee 共同創辦人。Changee 致力於構築一個友善實踐者的環境,成為新銳創作者的發表與串聯平台。藉由閒置空間的再利用,於台北經營多樣化的實體空間,亦推出專屬業主與設計師/攝影師的媒合服務,建立信任互評機制,有效率地解決業主發案需求,讓創意人才實踐專業。並主辦「Changee 串串」、「台灣首屆國際性創業嘉年華 MOSA」,結合創意圈與新創社群,用串聯啟動改變,活絡創意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