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加速器發展趨勢最速報

世新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王美雅副教授

 

從2005年於美國成立的第一家Y-Combinator開始,育成加速器(accelerator 或 seed accelerator,以下簡稱加速器)近幾年來數量快速增加,其為一種因應產業環境快速創新,特別是網路和行動商務等特定產業的創業模式而興起的創新育成模式,由於實驗成本低廉,且較容易在短期內得到使用者回應來修正商業模式,因此一個新創事業發展的可行性可以在較短時間看出結果,此一育成和創投的創新模式也因此應運而生。

隨著加速器家數日益成長,許多加速器開始走向專業化,換言之,一開始加速器育成的新創事業多數不分領域,逐漸地,許多加速器有了聚焦產業,例如醫療或能源等。近兩年也開始有更多硬體或實體產品為主的新創事業出現,有部分加速器開始接受甚至專注於此類新創事業,不過,由於這類硬體或生命科學新創事業需要更多資金以及更長時間醞釀,未來此類新創事業是否能像先前軟體或APPs透過加速器的模式引領成功,則還需要觀察。然而,此類以硬體或生命科學為育成主軸的垂直分化加速器,因為議價力和資源需求的改變,未來幾年的巨大變化頗值得關注。

企業加速器類型

1990年代由於開放創新潮流加上網路經濟的興起,許多大企業透過企業創投(corporate VC)發展新事業來達成其策略或財務目標,此一做法在2000年初隨著網路泡沫化漸漸停止,不過過去十年左右又以企業加速器的方式捲土重來。

企業加速器目前運作的模式可以分為五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公司高階主管擔任私人加速器的業師或投資人;第二種是企業與特定加速器合作尋找新創事業的機會,由特定加速器經營或運作稱之為powered by,最具代表性的是Disney Accelerator Powered by Techstars(由Techstars運作的迪士尼加速器),此類案例基本上由協助運作的加速器提供加速器計畫的設計與管理、人員行銷與相關行政支援等;第三種是由大企業內部直接主導及經營運作的,例如微軟、Telefonica等;第四種是由數個大企業合作共同經營的加速器;第五種類型的誕生是大企業為了加速內部產品團隊開發,而設計一個完全屬於集團內部的加速器。

多數加速器都僅在一個地點營運,同一批管理團隊和業師每年育成一梯或兩梯次創業團隊,然而近年來開始出現加速器連鎖經營的現象,這些加速器在不同地點連鎖經營,每個地點有不同的管理團隊和業師甄選團隊並育成。代表性的案例Techstars在奧斯汀、柏林、波士頓、圓石、芝加哥、倫敦、紐約、西雅圖、聖安東尼奧等地都設有加速器。 

加速器垂直整合 發展多元

一些歷史較為悠久的加速器除了單純的加速器計畫外,開始納入種子基金的功能,也就是將創投資金投注到種子階段的新創事業。例如美國矽谷的500 startups 和美國科羅拉多州的Techstar;也有部分加速器嘗試擺脫加速器的稱號或標籤,自稱是新創事業的種子資金提供者,如舊金山的Rock Health 和加州的Y-Combinator。

有部分育成加速器開始轉型成為育成中心,例如德州的Capital Factory和洛杉磯的Amplify LA,這些加速器廢除嚴格的同梯進駐限制,也讓創業團隊對進駐時間保持彈性,因此他們也把自己定位成育成計畫而非加速器。

另一個重要趨勢是有一些加速器與大學有緊密連結,例如史丹福大學的StartX,麻省理工學院(MIT)的Global Founders Skills Accelerator、芝加哥大學的the New Venture Challenge、萊斯大學的OwlSpark、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SkyDeck和休士頓大學的RedLabs。這些加速器主要服務對象為校友與教職員,更重視提供教育的機會而非育成事業的獲利潛力,不少加速器計畫都在夏天進行。

此外,部分加速器開始擴展美國以外的據點到英國、歐洲、拉丁美洲等,例如Techstars到倫敦,500 Startups到墨西哥市。幾乎多數育成加速器的地點都位於重要創業群聚或園區,如StartX(美國矽谷)、NDRC(愛爾蘭數位園區)、STING(瑞典Kista),可以發現育成加速器其實是創業生態系統中的一環,如何讓善用創業者與投資者網絡、讓創業生態系統維持正向循環成為加速器成功運作的關鍵之一。

(參考文獻Hochberg, Y. V. (2015). “Accelerating Entrepreneurs and Ecosystems: The Seed Accelerator Model”. In: Innovation Policy and the Economy. Washington, DC.)